“不祭祀祖先的人,就像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就算暂时因为祖先的阴德与庇佑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就,但是无水之源,大海也会干涸,无本之木就算是参天大树也终将枯槁。这就是不祭祀祖先的后果,你觉得有几个人又肯真正的相信这个理论呢?
如果一个人正处在意气风发的事业上升期,他会相信那是他自己的能力和机会,而不会考虑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祖先的阴德和庇佑。一个人在不断取得成就的同时,会加速膨胀自我,当自我膨胀到一个极致的时候,又不懂得祭祀祖先的真正意义和方法。一个无源无根之人,很快就会走向失败。
假如一个人现在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但是他却知道感恩惜福,懂得如理如法的祭祀祖先,那么他就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随着因缘的成熟,他必定会取得越来越高的成就。”
“非常感谢老师的细心讲解,从今往后,作为纪家的子孙,我一定会重视祭祖,并且也会教育自己的后代,让他们也知道祭祀的必要性以及祭祀需要的清净仪式。”
听纪伟这样讲,冯文丹感觉这个年轻人真的是善根深厚。因为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明白祭祖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那么在他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取得越来越高的成就。因为祭祖会让他寻找到华夏儿女的本源之力,这种本源之力会加持和庇佑他取得越来越高的人生成就。
冯文丹每年春节在祭祀完祖先以后,都会开车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回妻子的娘家曹州。今年春节冯文丹全家,又开车经过七百多公里的奔波来到了曹州妻子的娘家。岳父岳母仍然象往年一样,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招待冯文丹全家。今年冯文丹在跟岳父的交流中得知,曹州也有梅花拳的传人,而且岳父老家的一个堂弟就是梅花拳弟子。
了解到这个消息,让冯文丹非常的兴奋,于是对岳父说道:“爸,您是否可以介绍这位堂叔跟我认识一下?我很想去拜访一下我们曹州的梅花拳弟子,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天下梅花拳是一家,可以好好的跟这位堂叔学习一下。”
岳父摇了摇头道:“你这位李众叔估计是没办法跟你交流梅花拳了,因为他只是年轻的时候习练了很短一段时间的梅花拳,估计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吧!不过你要是非常刚兴趣的话,明天我们回老家赵屯的时候,我可以问问你李众叔,看看他是否还记得当年学的梅花拳?”
“爸,那样就太感谢您了,我们明天能够早点回赵屯吗?”冯文丹问道。
“当然可以,我们可以明天早上八点就出发,从我们家到赵屯开车半个小时就到了。”岳父回答道。
第二天早上八点,冯文丹拉着岳父岳母以及妻子和儿子,大家一起来到了赵屯。因为曹州地处鲁省西南,整个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在曹州大地上保留的非常多,在曹州农村的很多地区,好多家里都供奉着“天地君亲师之神位”。这些质朴的农民也无法讲出更多深刻的道理,只是简单的说之所这样供奉,就是因为要敬天,尊地,拥君就是要保家卫国,亲就是自己的历代祖先乃至华夏先祖,师就是所有为自己解疑答惑之人。
在冯文丹的老家港城,早就不流行过年磕头了。可是在曹州的广大农村至今还保留着,晚辈给长辈磕头的习俗,冯文丹看到这些习俗觉得非常感动,因为这才是华夏文化的根,一个简单的给长辈拜年磕头的习俗的保留,就可以保留下来华夏缅怀祖德的优良传统。因为有这个习俗的存在,华夏文明必将渊源流传。因为岳父在赵屯的辈分比较高,所以基本上都是别人给岳父拜年磕头,整个赵屯也就几个需要岳父去磕头的长辈,剩下的就算年龄比岳父年长,可是辈分却比岳父小,所以按照习俗岳父也就不需要给他们磕头了。
赵屯是在黄河边上的一个村子,整个村子大概有一千多户人家,这跟冯文丹在港城的老家只有不到一百户人家,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每个村子里,有很多的年轻人,基本上每一个家庭平均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好像计划生育的政策根本就没有在曹州实行过一样,冯文丹曾经问过自己的岳父,赵屯这样的村子,人口每年是增加的还是减少的。结果令冯文丹非常吃惊,岳父的回答是人口略有增长。
可是冯文丹童年生活的村子,人口却在逐年下降,从他小时候的一百多户人家,现在还不到七十多户。而且就算是在农村,大家也都习惯了只生一个孩子,结果就是村子里的人口越来越少。同时,因为华夏传统的丢失,导致港城的很多农村,黄赌毒盛行,民风已经不再淳朴,这种现象让冯文丹感觉非常伤心。所以,工作以后的冯文丹,早早的就把父母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对于农村他也很少回去。他想既然自己无法改变农村的这种风气,那么自己完全可以选择在港城独善其身。
冯文丹一家三口跟随岳父岳母,一起来到了妻子的二叔家,在那里他见到了岳父跟冯文丹提起的他的堂弟李众。冯文丹仔细的大量了一下这个纯正的黄河岸边的汉子,李众叔身高大概有一百八十公分左右,身材精壮,皮肤是一种健壮的古铜色,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敦厚淳朴。只见他见到岳父岳母以后,连忙大声的问候道:“大哥,大嫂新年好!”
岳父岳母也连忙回道:“李众老弟,新年好!”然后岳父又对着冯文丹说道:“冯文丹,这就是你李众叔,快点问好。”
“叔叔,过年好。”冯文丹夫妇一起问候道。
“这是二妮两口吧!都有孩子了,我跟二妮可是有年头没见面了。”
“那可不,从二妮到港城念书,你们这次第一次见面吧!”岳父说道。
“可不是吗?这个小子长得可真帅气,快叫姥爷。”李众叔过来逗起了冯文丹的儿子。
儿子萌萌的说道:“姥爷,过年好!”
“真聪明的孩子,来姥爷给你压岁钱。”说完就掏出了二百块钱要送给冯文丹的儿子,冯文丹夫妻连忙制止了。岳父也对李众叔说道:“好了,李众。不要勉强孩子们了,他们不要就算了。对了二妮的女婿在大学期间,练过梅花拳,我跟他讲你也是练梅花拳的,他就想跟你学习一下,你看是否方便传授他几招呢?”
“那可不中了,我年轻的时候是玩过几天花拳,可是这么多年不练,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如果女婿对花拳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东苑集找我的师父百让拳师,他可是我们曹州梅花拳中赫赫有名的高手。”
“叔叔,东苑集里赵屯远不远?你什么时间方便领我去拜访百让前辈呀?”冯文丹兴奋的说道。
“正合适我明天打算去东苑集去给师父拜年,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明天过来跟我一起去百让师父家。”李众叔说道。
冯文丹看了看岳父的脸色,然后用商量的语气跟岳父说道:“爸,我明天可以跟李众叔一起去东苑集吗?”
岳父知道自己这个女婿,不喜欢吃喝玩乐,但是对他深爱的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专研精神,于是爽快的回答道:“既然你这么感兴趣,你李众叔也不是外人,明天你就开车到赵屯拉上你李众叔,一起去东苑集吧!”
“谢谢李众叔,谢谢爸。”冯文丹感觉非常高兴。
这时候妻子在一旁说道:“李众叔,我也想跟着一起去看看行吗?”
“二妮想去,当然可以了。明天让女婿拉着你一起过来就可以了。”李众叔直接就答应了妻子的请求。
冯文丹一听妻子打算跟自己一起去,心里非常的高兴,尽管曹州也属于鲁省,但是曹州的方言跟港城的方言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没有妻子这个翻译跟着的话,冯文丹害怕自己听不懂百让拳师的话,但是有妻子跟着就不一样了,而且妻子还可以帮冯文丹把握一些曹州特殊的风俗禁忌。
中午,冯文丹一家三口和岳父岳母,以及岳父的四个妹妹和她们的孩子,都在妻子的二叔家里吃饭,因为人实在太多了,直接开了三桌才勉强放下了这么多人。曹州的风俗习惯跟港城有很大的不同,港城的农村都是女人做饭,可是在曹州的习俗是家里来人的话,基本上都是男人做饭,而且曹州的农村不象港城有火炕,他们是睡床。因为没有取暖设备,所以冯文丹还是感觉非常冷的。
这顿曹州的农家饭,说心里话冯文丹吃得不是特别习惯,完全不象很多小说里讲的那样,农家菜是多么的美味可口,其实地域的差异导致了饮食习惯的差别。冯文丹本来就不是一个胃口特别好的人,所以对于这种农家饭他实在无法违心的描写成美味无比。
这时候李众叔向百让师父介绍道:“师父这是我的侄女和侄女女婿,他们在港城生活,可是侄女婿大学的时候,习练过咱们的梅花拳。听说我练过梅花拳,就找到我想跟我学几招,可是我的武功已经荒废多年了,这才带孩子们过来找您,希望您指点他们一下。”
更新时间:2025-01-11 22: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