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老师,您讲得真是太棒了。我最初了解中医的时候,也是通过这些养生书籍入的手,感觉这类书籍确实有点弊大于利。一个人如果相信了这些通俗养生读物,就会变得非常盲从和不理智。好多人沉浸在攀比养生里,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每天服用大量的保健品,希望通过保健品让自己活得健康,其实这都是被一些错误的养生观点而导致的盲从行为。
其实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饮食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只要是适合人类长期服用的东西,都已经被变成了蔬菜和粮食等食材,这些都是可以长期服用而对人体基本不会产生副作用的食材。就像我们食材当中有很多的中药:生姜,山药,赤小豆,鸡子黄,粳米,薏米,大枣等等。但是一些名贵的药材,在人类的进化当中并没有被当成食材,那么就证明它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偏性是不适合人类长期服用的。
象时下流行的阿胶,枸杞,西洋参,三七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偏性,是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的,绝对不可以当成常规的食材每天服用。这样对身体是容易产生潜在危害的。”冯文丹也感慨的说道。
“师父,那么保健养生或者是治未病,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杨得草继续追问楚老师。
“我觉得保健养生按照《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所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可以了,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修炼者的境界,因为我没有具体的修行过,所以我不做论述。可是下面的食饮有节,告诉我们吃饭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非时而食。以及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却是我们普通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和做到的。
至于治未病,我以前就跟你讲过不是象很多养生专家理解的那样,在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给予治疗,这才算是治未病。人没有生病,那就是没生病,这个时候只需要正常的保健养生就可以了,也就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是普通人都可以做的。当然如果有条件和机缘的话,可以去学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修行方法。
我认为治未病指的是,在我们临床治疗当中,需要提前用药,截断病情的传变,这才叫做治未病。就是根据六经传变的规律,提前用药阻止病情的传变。而不是没病的时候进行预防,预防就不叫治未病,治未病就是知道病情的传变规律,提前用药。话有点绕,但是一定要知道提前用药也是整体观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楚老师解释道。
“楚老师,您对治未病的解释太精彩了。我以前就没有这么想过,原来治未病在临床上竟然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你这一句话,让我有种拨云见雾的感觉。治未病,其实就是提前用药,这个观点可谓是精辟独到,令人豁然开朗。”冯文丹恍然大悟道。
“是的,楚老师。治未病的这种解释,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听说。以前我都很片面的理解成疾病预防养生的范畴上去了,从来没有从临床治疗上去考虑治未病,原来可以指导临床用药。真的非常感谢楚老师的讲解。”梅子轩也非常感激的说道。
杨得草还没等楚老师说话,就洋洋得意的对冯文丹和梅子轩说道“怎么样冯哥,梅哥,今天中午你们二位感觉有收获吧!偷偷告诉你们吧!,着来学习的这些日子,一定找机会到国医堂在我师父坐诊的时候,多跟诊几次,这样你们会更快的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这句话我一般人都不告诉他们呢!”
“楚老师,您坐诊的时候,方便我们过去吗?”冯文丹比较谨慎的向楚老师问道,因为民间的很多中医是很忌讳这种跟诊的。
“当然方便了,你可以上午课间的时候或者是下午放学的时候,到国医堂跟诊,我非常愿意跟你们一起交流我的临床心得。这样大家可以互通有无,彼此提高。”楚老师谦虚的说道。
冯文丹通过中午跟楚老师的聚餐,拉近了跟这位杏林高手的机会,并且在学习期间跟诊了楚老师几次,加上楚老师的无私传授,让冯文丹的临床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冯文丹对杨得草和楚老师,一直心怀感恩,感谢他们师徒二人的无私分享和传授。
冯文丹第一次到儒源中医药学校的学习是充实而紧张的,他在这里先后结识了儒源校园“四大名医”中的“儿科圣手”钟艺老师和“汤药名家”楚世杰老师,以及岱宗林氏针灸的传人林慧勤,还有正骨高手同班同学孟老师,八面一体理论的提出者杨得草以及针推高手班长梅子轩等人。在同这些临床高手的交流中让他的中医临床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这让冯文丹有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当然任何一件事情,既有让人高兴的地方,同时也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中午冯文丹跟楚世杰老师交流的非常愉快,下午他又投入到了紧张的面授学习中。晚上放学的时候,一位同班的何莉同学邀请冯文丹和梅子轩一起去听一位针灸大师的讲座,据传这位胡亿森大师的针灸技术是厉害无比,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这让多天以来,一直跟中医同道交流甚欢的冯文丹,对这位胡大师也充满着期待。可是幸运之神怎么可能一直都照耀着冯文丹呢?现实跟小说确实是有很大差距的,小说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每个场景都可以打怪升级,奇遇不断。可是这次冯文丹除了看到一出好戏,却没有任何收获。
当天晚上冯文丹和梅子轩以及何莉三人一起简单的吃了顿晚饭,就一起打车到了胡大师讲课的宾馆。晚上八点以后,课程准时开始了。因为是免费的讲座,所以整个会议室都人满为患,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工学结合的同学们,有多高的学习热情。白天经过一整天的学习,可是到了晚上大家还是兴致勃勃的到宾馆来听讲座。这就是工学结合的同学的学习精神,因为冯文丹的这些同学们,都是已经工作的人,现在能够拿出时间来学习,大家都想争分夺秒的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生怕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这位胡亿森大师走上了讲台。他身穿唐装,头发银白,年龄大概有六十多岁,中等身高。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有范,跟影视作品里描写的世外高人一模一样。冯文丹看着这位走上台的大师,因为多年的静坐修习,忽然内心有种这位大师恐怕是徒有其表的念头。冯文丹经常会有这种预见性,大概这就是常年静坐修心得来的见微知著的功夫。因为这位胡大师的装扮太象大家心目中的大师了,所以这种大师就值得推敲了,因为影视作品中的大师只是编剧心目中的大师,可是现实世界中真正的高手大师,往往是和光同尘的,是各有千秋和性格特点的。而这位胡亿森大师怎么就会这么象影视作品的大师呢?随着这个思路进行推断,那么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冯文丹并没有因为这种预先的推断,就离开胡大师的讲座,因为尽管有了预判,但是他却害怕是自己的主观意识在起用,所以他决定认真听讲,看看自己的预判是否正确?
冯文丹的预判在正常情况下,都是比较准确的,这源于他客观理性的观察与分析。比方说有一天,冯文丹开车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右边有一辆车在等红路灯的时候,这位女司机一直在玩弄自己的手机。冯文丹内心突然有种紧张感,害怕这位女司机跟自己撞车。因为这种强烈的预判,冯文丹没有象以前一样直接开车到这位女司机的前面,而是等待了一下这位女司机,让她先行,结果这位女司机就真的如冯文丹预判的一样,追尾了前面的一辆车。这件事情,让冯文丹记忆非常深刻。从那件事情以后,冯文丹对自己的这种预判开始重视了起来,也让他经常会提前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这种对事情的预判能力,就是源于常年的静坐修心。
这种能力是人类本该具有的能力,可是却因为人们的不够清净,这种预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障蔽了。动物对危险的预判能力,是要远远高于人类的。比方说在地震来临之前,动物都会提前感知到,而采取相应的躲避风险的动作,可是人类却因为自己的欲望,迷失在自我感觉里,而对危险视而不见。静坐修心的一个重要的附加作用,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灵敏的感知力和对危险的预判。灵敏的感知力,对岐黄学子来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会极大的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不提冯文丹内心的想法,胡大师已经开始了他的讲座。他的声音非常好听,且抑扬顿挫,充满着蛊惑性,只听他讲道:“各位中医同道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同大家分享我的针灸心得。我是黄帝九针针法的正宗传人,而且经过我多年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并根据古法完全复制了黄帝九针,这九针分别为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更新时间:2025-01-11 22:59:14